当前位置:首页 > 新高考 >

什么是新高考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6-02 16:54:00

继2014年上海、浙江,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之后,2018年,将有湖南、湖北等14个省市将落实“新高考”政策。“新高考”,“新”在哪里?

   2018年3月16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办的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说: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在教育综合改革中它居于龙头地位。这告诉我们,“新高考”不只是社会上浅薄理解的就一个“选课走班”制和高考科目“3+3”的问题,党和国家试图以“新高考”为杠杆撬动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即以“考改”牵动“教改”,纠偏应试教育的恶劣情状,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引导学校教育着眼于“全面发展的人”,致力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以让学生未来的持续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底蕴等方面的坚实基础。这启示我们的学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要深入思考教育的本质,改变“高考至上”的观念和行为,践行核心素养培育的理念和行为,走出因功利性的社会和家长裹挟而形成的“唯分数”教育误区。

   虽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于2016年9月13日才发布,但实际上,国际社会对于“21世纪核心素养”这个问题的思考可以追溯到上世纪。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为应对21世纪对教育提出的挑战,专门组织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并出版了一份影响深远的教育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该报告首次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去做事、学会共处、学会成为你自己,这4个“学会”虽然未冠以“21世纪核心素养”的名称,但却为回答21世纪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指明了方向。21世纪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注全球教育公平的问题的同时,也非常关注教育的质量,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明确指出:“教育质量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需培养学生作为全球公民所必需的可迁移技能,如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问题解决和冲突解决的能力等。”

   21世纪来临前后,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几乎同时在思考“21世纪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还有世界经合组织(DECD),DECD在1997年时启动了一项名为“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简称DeSeCo)的研究计划,2012年3月,经合组织发布了一份题为“为21世纪培育教师提高学校领导力:来自世界的经验”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明确指出21世纪学生必须掌握以下四个方面的十大核心技能:

   (1)思维方式,即创造性,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和学习能力;

   (2)工作方式,即沟通和合作能力;

   (3)工作工具,即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

   (4)生活技能,即公民素养、生活和职业能力以及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如果我们深入分析研究的话,就会发现该报告极其注重对学生创新与合作意识以及更为复杂的思维方式及工作方式的培养。

   欧盟2005年发表的《终身学习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架构》正式提出终身学习的八大核心素养:母语沟通,外语沟通,数学能力及基本科技能力,数位能力,学会如何学习,人际、跨文化与社会能力及公民能力,创业家精神和文化表达。同时提出贯穿于八大核心素养之中的共同能力,如批判性思维、创造力等。除了这些国际组织之外,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都在思考21世界的教育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纷纷制定自己的“核心素养框架”,这都是世界各国为应对未来挑战的思考与实践。我国《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制定和发布,既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逻辑结果,也是汇入世界教育发展潮流必要行动。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式印发,这份文件中有个词引人关注:核心素养体系——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工作的“关键”因素。到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

   国务院2014年9月3日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基本原则》指出:“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力图以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为杠杆撬动教育改革的意志非常明显。所以,“新高考”之新,不只是简单浅薄的“走班”和“3+3”的问题,更是以“立德树人一堂课,服务选材一把尺,引导教学一面旗”来引导教学,改变以往唯分数的教育现状,致力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内驱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品格,以让他们具备自主学习力、持续发展力和面对复杂现实情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新高考”之“新”的内核。

    目前的世界,地区冲突依然严峻,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持续加剧,地球生态不断恶化,人民对于人权、尊严的渴求日益凸显;目前的中国,“百姓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与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然成为主要矛盾,且在教育领域的表现尤其突出。而当我们的学生长大成人后,也就是大约10年之后,由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驱动,世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2018年7月25日,习近平在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的讲话《顺应时代潮流实现共同发展》中说:“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未来10年,将是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10年。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积聚力量,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给全球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就是说,教育不能只着眼于现在的世界,而应着眼发展的未来,让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制定《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和实行“新高考”的时代背景。

   有很多地区和学校在育人方面做得非常不错,但反观我们绝大部分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实施方式,还是非常落后,根本没有理解领会国家政策的良苦用心,更遑论教育教学理论的相关阅读。只凭经验和习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只是平庸的爬行于地,而没有意识到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抬头望天,仰望教育理想的星空。其行为表现不胜枚举:高考分数的胜利就等于学校的成功,2018年教育部三令五申不准任何部门和学校以任何形式宣传高考成绩,有其让应试教育降温的宏观思考,而有些学校包括一些全国知名的学校,都还在以各种形式做高考宣传,体现出其低下的办学格调;高中三年的学习过程变成刷题的过程,学生除了做题能力,其他诸如社会交往、自我认知、信息处理、文化底蕴的培育付诸阙如;班主任管理还强调到点到位,把生命的陪伴异化成了监管与包办,对学生的管理还是工业化时代的严防死守,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无从培养,其中之尤者,乃是“久负盛名”的“高考工厂”的楼层加铁栏杆、时间精确到秒的高考机器训练营,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行为体现的教育理念明显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有悖于国家教育政策,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却因社会、家长、学校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功利价值观而甚嚣尘上。

   我们必须认识到,“新高考”就是要通过新的考试制度和招生制度,倒逼学校的教育改革,以高考来撬动“教改”,让学校真正成为育人的沃土而非“育分”的工厂,培养整全性的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以适应学生未来发展和社会的未来发展,真实地实现教育为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双重功能。

版权所有:生涯规划研究所 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建立镜像

鲁ICP备19001712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12222号

地 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49号 邮 编:250011 技术支持:大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