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涯规划 >

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做好高中生涯规划?五个“相统一”要牢记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6-20 17:42:00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势在必行。指导和帮助高中生做职业规划,就是要帮助学生在不断认识自我的性格特质、兴趣爱好、能力倾向的基础上,协助学生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教会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

      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两项政策,明确提出“全科覆盖”“分类考察”“不分文理”“两次机会”“严格公示”等措施。学其所爱,考其所长。未来高考将实施“3+3”模式,除了语数外之外,考生自主选择三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加入总成绩中。新高考的改革,将进一步推动高中生选其所爱,考其所长。

      改变一考定终身,引入多元录取机制。《实施意见》倡导的“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把单一评价方式扩展为综合评价方式。在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更加凸显其重要性。

      学生要根据报考高校的要求和自身的特长,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门学业考试当中选择三个科目计入总成绩。根据什么选?如何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报考适合自己的专业,这些正是学校要给予学生指导的地方。高中阶段就要让学生释放自我,寻找自己的兴趣志向,要求学生和家长提前计划未来学习和职业的发展方向。以终身发展为目标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将教育从“升学主义”转向关注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引导学生将学习与社会及未来职业选择连接起来,更多地认识和探索自身、关注并了解社会,不断思考和明晰自身发展的道路,理智地寻找自己的学业指向。

      调查显示,我国高中生涯教育相对落后,在中国只有33%的高中生接受过职业与毕业的指导;而在美国则有69%的高中生接受过职业与毕业的指导;在日本,有78%的高中生接受过此类的指导。北师大校长董奇表示,我国目前在学生生涯教育方面的师资还很缺乏。“我们的教育关注学生学业较多,工作过程中各类工作与学生非学业方面的发展关联度不高,各类工作考核中,未将学生非学业方面的发展变化作为核心关键指标。我们的教育应该从关心学生学业的发展转变为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进行的高招调查报告显示,八成高考生填报专业目标不明确。学生们填报志愿表现得很迷茫,急需专业的指导。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亟待改变,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势在必行。

      怎样引领高中生做好生涯规划指导和帮助高中生做职业规划,就是要帮助学生在不断认识自我的兴趣爱好、性格特质、能力倾向的基础上,协助学生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教会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以下五个“相统一”。

01“我想”与“我能”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对自己的潜能和职业要求有了初步了解,在设计职业发展时,不再单纯地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还会考虑到自己是否有适合某种工作的能力。

      这就需要职业辅导教师一方面帮助学生总结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倾向,树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的理想。另一方面,通过专业的性格、兴趣、能力等测试,并参照家长、老师、朋友对本人的评价,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我,找到“想从事的职业”和“能从事的职业”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02“小我”与“大我”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对自己的潜能和职业要求有了初步了解,在设计职业发展时,不再单纯地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还会考虑到自己是否有适合某种工作的能力。

      这就需要职业辅导教师一方面帮助学生总结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倾向,树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的理想。另一方面,通过专业的性格、兴趣、能力等测试,并参照家长、老师、朋友对本人的评价,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我,找到“想从事的职业”和“能从事的职业”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03短期明确性与长期方向性高中生具有可塑性,发展空间大。所以在高中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是明确三年的具体学习计划和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一般来说,每一个年级,学生所面临的规划重点不同,如:高一学生主要是学会规划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明晰各阶段的目标;高二学生主要面临分科或选科问题,对其辅导主要是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兴趣、能力,综合考虑后自主选择学科;高三的辅导则与志愿填报、选择大学、专业等升学指导紧密结合。

      高中生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机也会随之加强。同时学生通过测试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进入大学后学习将更加主动学习,减少就业时的迷茫感。但高中阶段毕竟没有面临真正的工作选择,自身就有可塑性,再加上未来可能会出现不可抗力情形。所以高中阶段的职业规划要做到明确短期规划,选择一个长期职业方向、职业目标和确立职业道德。对于未来发展、晋升等,可以有一个大致方向,此阶段稍作模糊处理。

04职业理想与社会现实理想和现实的统一,就是把学生自己的主观愿望同社会实践活动相统一、把对社会的主观判断同社会实际情况际相统一。

      职业规划,一方面是让学生认识社会实际,了解社会需求。另一个方面让学生认识自我,包括性格、兴趣、能力倾向等特质。

      这些认识可以通过专业测试获得,更主要的还是在实践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例如,学校可以开设社会实践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成不同的集体,利用课余或寒暑假空余时间到不同的岗位实习。一方面,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特点,了解这个职业的要求,认清社会发展和行业前景,及时修正理想。另一方面,在社会实践中了解自己的不足,明确提升能力的方向。

05规划职业与人格完善目前的高中学生问题较突出:一方面,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中往往没有经过忍让、分享、体谅等教育,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衣食无忧又使他们缺乏对社会艰辛的认识。另一方面,目前的学校教育又较功利化,智育和德育严重脱节,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严重脱节。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能正确认识社会和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由此可见,高中学生的职业规划更具有德育和完善人格的意义。它迫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就思考现在与未来、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参与社会实践,扮演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体会社会艰辛。更重要的是,高中生要学会在社会实践中摔跟头、得教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能在挫折与逆境中体会真实的痛感,在解决问题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真正的磨砺中学会体谅、分享、互助、共赢,学会爱与被爱,学会感激与回报,学会忍受与坚持,学会独立与承担。这种健全人格的培养是任何教育所难以替代的,这种经历将对学生的人生影响深远。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认识自我、规划未来。高中生未雨绸缪,做好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的来引领高中学习,一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版权所有:生涯规划研究所 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建立镜像

鲁ICP备19001712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12222号

地 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49号 邮 编:250011 技术支持:大众科技集团